所有上班族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 理財

        今天我跟一個好久不見的學長見面聊天。這個學長他是保險業務,本身也對於理財投資很有興趣。於是我們見面就會聊聊投資、聊聊保險產業。就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隔壁桌有個六十八歲的阿姨突然探頭過來說,他有聽到我們在聊保險,他說他有些問題想要請教。

        他的問題主要是說,他希望自己老了之後可以留下一筆錢給小孩,他希望用壽險的方式來給小孩這筆錢,但是因為他年紀大了,所以基本上保險公司都很難接受他買壽險。這方面讓他很困擾。

        當然這中間牽涉到許多保險專業的理財規劃,包括你是要節稅還是真的只是要確保錢可以留給小孩。還是說你並不想在死之前就分配遺產之類的。我其實不認為他有說出他的真正需求,但我也不好意思問。只是當他說他是因為想要留遺產給小孩所以想買保險,我整個滿頭問號。我心裡是想說,你直接把錢給她或是買個房子給她不就好了。如果是節稅的問題,說實在的你現在慢慢轉移應該是沒問題吧。當我提出買房子給小孩的時候,他就說這不是問題,他已經搞定了。我心裡就想說:天呀!有房子又有現金,那還有甚麼好顧慮的。此時他就把話題帶到醫療險這塊,說他的醫療險只能保障到75歲,他很擔心75歲之後的開銷之類的,巴拉巴啦

        聊到這邊的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傻,我感覺到這個阿姨根本就是杞人憂天。這真的是有錢人的煩惱呀。

        不過這個有趣的對話也讓我體會到了,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你有不有錢。你都必須面對理財這個問題,他不只是讓你財務狀況井然有序,更是會減少你許多煩惱。我可以肯定這個阿姨的理財觀念非常薄弱而且有許多錯誤。例如我們聊到通貨膨脹的時候,他完全對於通膨的理解是模糊且錯誤的。這時心裡真的有點不平衡,我們辛辛苦苦存了一點錢,用盡心思要保護我們的資產。但眼前的這位大媽比我們有錢不知道多少倍,但是他們一點都沒有好好保護自己的資產,錢真的太多了,多到他即使用錯誤的觀念去管理資產也沒差,因為那一點點的損失他不會有感覺。

        我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理財,但不熱衷。即使我老爸不斷的提醒我要嘗試投資,但我也是有一搭沒一搭。跟許多愛講古的老人說的一樣,理財真的要趁早。但我也是到了三十幾歲,有老婆小孩要養的時候才驚覺理財的重要性。但只要開始了就不嫌晚啦。

        這跟有錢沒錢無關,我們遲早要面對理財的問題。只有一種人不需要面對,就是他會選擇自己掛了之後然後讓家人自己去搞定。我老爸就是這樣子,所幸我家沒甚麼財產,家人感情又好,所以不會造成家庭紛爭。但如果我們可以提早學習理財,提早規劃自己的財務。不只是對小孩有耳濡目染的好處,也可以讓遺產分配順利進行而不會對家庭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我認為人人都應該要做這件事情。

        理財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讓自己免於恐懼。我不是在唬爛,這是我親身體驗。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抱怨貧富差距很大、薪水很低、生活很苦。這其實都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公務員很好?不是因為薪水高,而是因為他穩定的性質與退休金制度讓人感到安心。但如果是一般私人公司的員工,因為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失去工作。這樣的不確定性的確讓人很恐懼。老無所依的確是人生最悲傷的事情之一。

        但學習投資理財之後我發現,這些恐懼真的一點都不必要。台灣這個環境其實已經比許多國家好很多,只要利用良好的理財觀念,你可以清楚的規劃並且透視你一生的財務狀況。只要看清楚情況之後,其實你會發現退休一點都不難。但前提是你必須要稍微投入學習財務管理相關知識。有趣的是只要一講到理財,許多人第一個反應是:我錢很少,不需要理。那是有錢人做的事情。

講到投資,大家就會批評說:那賠錢了怎麼辦?

又不是穩贏的

總之各種理由與藉口都會出現。

        一年前我曾經在PTT Salary版發過一篇文章,主要是回應每個月存15000要怎麼理財?這個問題。結果我得到一堆噓聲。主要反對的理由就是認為我不應該鼓勵年輕人只想要以錢滾錢,不好好投資自己、提升能力。我真的無言以對。

這主要呈現現在受薪階級(尤其是年輕人)兩個問題。

第一個就是很多人認為理財跟提升自我不能同時進行

第二個就是很多人認為投資就是賭博。

 

理財跟提升自我必然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絕對可以同時進行。但我認為必須提出來的關鍵是,許多人都認為提升自我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當初網友們對我的文章最大批評就是他們認為應該先把這筆錢拿去提升自我。我真的覺得很可笑。

我不知道現在所謂的提升自我是甚麼概念?但是我很想問問這些網友,你們一年花多少錢買書閱讀?你們一年花多少錢去上課提升技能?

說穿了,一堆人只是不願意承認或不相信投資理財是一種必然可行的技能

我認為理財是個必要的技能,而且及早開始最好。提早開始的好處多多,除了眾所周知的複利效應之外,學習成本也較低。尤其是後者尤其重要。學習投資的過程其實一定會犯錯,大家都是從錯誤中學習,記取教訓,然後不斷精進去改進、建構自己的投資哲學。同樣的一個錯誤可能導致你的資本損失10%,這種銘刻在你記憶裡的痛苦其實跟你的資本大小無關。因為對年輕的你來說,10萬元可能就是你總資產的10%。損失後你會感到的痛苦程度其實不亞於十年後擁有500萬資產的你,而學到的東西可能都一樣。

股神巴菲特在他12歲的時候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張股票。他用38.25美元買進3股,最後用40美元賣出,獲利4.5%。但是後來這支股票上漲到202美元,等於巴菲特提早賣出的動作使他損失了420%的潛在獲利。幾乎一樣的情境也發生在我身上,我在2015年的時候用台幣120元買了1000股的台積電,沒多久用125元賣出,獲利4.1%。直到我寫文章的這個時候,台積電已經457元,等同於我提早賣出讓我損失了潛在獲利276%。我跟巴菲特學到的教訓一樣,但是我們最大的不同是他12歲就學到了,而且只花了大概台幣14000(USD38.5*3*420%)。但我則是到了35歲才學到一樣的教訓,而且花費了約台幣33(120*1000*276%)。了解了嗎?這就是提早學習投資的好處。

這個案例並非特例,幾乎所有學投資的人都會犯這個錯,既然遲早要上這一課,何不早一點用較低的成本來買這個經驗呢?

我誠心的建議所有的上班族,都要學習投資理財,而且越早越好。因為這個問題,遲早要面對。只是你選擇好好處理還是放給他爛而已。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