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心得分享: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讀書會主題:市場週期 -如何在市場起伏之中掌握方向
大家好!這次我要分享的書籍是科斯托蘭尼的著名經典 -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這本書的作者柯斯托蘭尼是個匈牙利人,1906年出生,1999年過世。被德國人尊為股神,基本上就是德國的巴菲特啦。
這本書本身內容涵蓋的範圍其實很大。因為柯斯托藍尼本身縱橫股市超過80年,幾乎見證了所有股市會出現的現象,所以這本書可以說是這些經驗的結晶。雖然說他自稱是投機者,書名也叫做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但是讀著讀著你有時候會誤以為好像是在念巴菲特或是價值投資的書。唸完這本書之後其實會對投機與投資的界線更加模糊,但也可以說這兩者之間其實異常的相似。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很多,從作者本身的價值觀探討,市場、標的的介紹,歷史故事,作者自己投資經驗等等無所不包。所以如果毫無投資經驗的人來唸其實會比較沒有共鳴,因為他內容這麼多所以無法解釋得非常完整。而且很多作者自己的見解與經驗都是要有經驗的人才比較能體會。我想這也是這本書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因為在不同的投資階段去看都會有更多的共鳴。
這次分享會的主題是如何在市場起伏之中掌握方向,我之所以會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這本書有幾個章節跟這個主題極度相關。
我認為本書最精華的地方是第六章到第九章。第六章在解釋市場為何會漲跌、第七章解釋證券交易心理學,第八章則討論到暴漲與崩盤的關係,而第九章則是說明如何判斷自己處於市場週期的哪個位置。這四個章節所討論到的東西都是所有投資人需要面對與深入學習的內容,也正好與今天要討論的市場週期很有關係。
我個人在判斷市場週期的確很大一部分都是仰賴這本書提供的觀念,效果也的確不錯。首先,第六章所提到市場漲跌的秘密,柯斯托蘭尼認為趨勢就等於資金加心理。資金就相當於股票市場的燃料,而群眾心理則是關係到投資人是否願意將錢投入股市。可能大家覺得這觀念好像沒甚麼了不起。的確現在來看我們早就知道貨幣供應與大眾心理會影響股市。但大家要記得科斯托蘭妮這本書可是幾十年前的作品,這段時間以來這個法則仍然適用而且越來越普及,那表示這個道理雖然簡單卻非常重要。道理雖然簡單,但真的願意相信的人其實不多。我覺得因為真的太簡單了。舉個例子來說,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各國政府開始大量印鈔。這是很明顯的股市催化劑。當時台股大盤跌到八千多點之後迅速反彈回到一萬二千點的時候,之後伴隨著兩個月的盤整。當時很多人看空股市,我雖然持股水位高達70%,但我並不悲觀也沒賣出任何股票,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資金實在太充足了。雖然說我對於市場並沒有樂觀看待,但也一點不悲觀。所以我選擇等待。後來大家應該也都知道,市場越來越樂觀,然後一開始悲觀的那些投資經理人也開始轉為樂觀,加上少年股神崛起,整個市場出現了第二個催化劑,就是投資人的樂觀心理。我也是因為這樣的根據所以開始加碼股票的部位直到現在。
我不僅非常贊同老科所說的趨勢等於資金加心理,我甚至認為大家應該從這個角度為出發點來看待這個市場。因為我個人經驗告訴我這真的很有效,而且並不困難。資金的部分我覺得現在資訊發達,很容易就可以察覺,真正困難的是心理。
因此,老科就用第七章整個章節來解釋了證券心理學。這個章節寫了兩個非常經典的理論,大家也許都有聽過。第一個就是固執投資人與猶豫投資人的分類,第二就是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老科認為投資人分兩類,一種是固執的投資人,一種是猶豫的投資人。固執的人相信自己的研究與分析,不為他人所動,可以堅持到最後贏得勝利。猶豫的投資人則是會隨著輿論波動,動不動就改變看法,被市場玩弄,是輸家的一群。而我的理解與經驗告訴我,觀察猶豫的投資人的看法是了解市場狀況的好方法,至於如何觀察我後面再詳細解釋。而科斯托蘭尼的雞蛋理論則是一個很有趣的市場循環理論。
科斯托蘭尼用一顆雞蛋解釋了市場的循環週期,而要察覺這個市場的循環週期位置就是要觀察資金與心理兩個因素的狀況。簡單來說,固執的投資人會在B3到A1的時候慢慢買入股票,然後等股票進入A2的時候堅持等待(抱住),然後到A3的時候開始慢慢賣股票,反向亦然。其實講周期的書很多,例如Howard Marks的《掌握市場週期》,有人就覺得講得太雜了。我覺得老科的雞蛋大概就講完那本書四分之一的內容了。不過別誤會,我認為掌握市場週期那本書也還不錯,因為他真的是很專注在各種週期上面,我覺得看完也頗有收穫。但我覺得老科用一個雞蛋就可以說明清楚這些道理真的很厲害,而我觀察的結果也顯示市場大概就是這樣。
第八章作者用三個歷史事件來說明股市暴漲與暴跌的,大家應該都看過這些故事。分別是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炒作、十八世紀法國的證券崩盤與知名的美國1929大崩盤。作者用不同年代的故事來說明同一件事情,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不管在哪個年代,投機市場的泡沫化與崩盤其實都有很多共通點。我稍微整理一下:
- 泡沫都建立於原本正常的生意上。
- 新資金流入導致供需不平衡,推高資產價格到不合理的地步。
- 泡沫擴大前必定有華麗的宣傳
- 所有人都想藉著這個泡沫來翻身
- 市場大多數人開始借錢投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