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克魯曼戰殭屍 》(Arguing with Zombies by Paul Krugman)
最近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最近閱讀進度緩慢,主要是因為PS4地平線實在太好玩了最近比較忙。這本書的內容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收錄他近十年的文章匯集而成。因為這些文章的讀者都是普羅大眾,所以一般人也可以輕鬆閱讀。雖然內容大多是針貶美國時事,但其中有許多美國的政策問題其實也都發生在台灣,因此可借鏡的地方不少。
珍惜台灣健保與退休金制度
克魯曼對於醫療保險的要求有兩個重點,第一就是要強制全民納保、第二就是要不排除已經生病的人。是不是很普通?感覺我們的健保就是這樣呀!但我們覺得習以為常的福利,美國人卻因為政黨惡鬥而求之不得。美國的醫療保險無法全面覆蓋就算了,絕大多數的人其實是享受不到健保的。因為他們的保險都有所謂的自負額(數千美元),也就是說你生病之後的醫療費用要超過該自負額,健保才會啟動。所以除非是常常生病或生了場大病,否則是很難觸發保險給付。相較之下,台灣健保即使是小感冒也是由健保來給付,這也導致了許多人浪費醫療資源,把醫院當成藥局。雖然台灣的制度真的很棒,但其實我是比較贊成小病不給付的方法。
接著講到退休金制度。美國基本上並沒有類似台灣的完整退休金制度(以前有,後來廢除...)。他們比較類似退休金的制度是所謂的401K帳戶或IRA帳戶,有點類似台灣的退休金帳戶,就是讓勞工與雇主可以把錢存進去做為退休金。但差別是,台灣的勞退制度是義務參加,也就是勞工與雇主都一定要存,否則就是違法。美國則是讓企業自由選擇是否加入,因此很多美國勞工是沒有享受到401K帳戶的福利。另外在退休金投資方面,台灣的政府還有保本制度(來源:勞動部),也就是說如果勞退基金虧錢,會由國庫來支付,這麼佛心的制度你還不滿意?有人說政府都拿我們的錢亂投資,我特別去看了一下近十年的勞動基金投資報酬率,約為5.85%(來源:勞動部),以追求穩定而言的大型資金來說,還算是可接受。重點是這些都不用勞工來操心。美國人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如果要投資,只能靠自己。雖然可以投資的標的除了股票之外,也有低波動的債券或共同基金可選擇,不過通常沒有理財知識的人大多會選擇看起來比較好賺的股票市場。股市特性是七虧、兩平、一賺。絕大多數的勞工其實都是超級韭菜,一進場就是被割爽爽。08年金融海嘯的時候,美國人的401K退休金帳戶遭受嚴重打擊,勞工的損失從20%到45%不等。辛辛苦苦存了十幾二十年的退休金就這樣賠光了,我都想替他們寫個慘字。當然台灣的退休金制度並非完美,但我認為相比美國的制度來說,更偏向照顧類似你我的普通人。
貧富差距
這本書有一些內容在講貧富差距的惡化。克魯曼提到一種觀察貧富差距的簡單方法,就是透過觀察一個時間段之中,平均薪資與薪資中位數的成長率差變化。理想的狀態是如果國家的經濟狀況逐年成長,平均薪資與薪資中位數應該等比例提升,所以成長率差是0,也就是成長率沒有差異。但如果成長率差越來越大,那麼表示財富往上層移動,那麼就是貧富差距擴大。我特地查了一下台灣的數據,果然沒有意外地貧富差距是逐年擴大的。如下表:
貧富差距擴大 (資料來源:主計處、製表:Ethan)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