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化之後⋯我看到海闊天空》
年輕初入職場時,我們總是全力以赴,努力表現。不只是為了更好的薪水、更高的職位,最棒的是能持續成長。我們相信只要夠努力,就能達到想要的目標。年輕時的我更是如此。
我剛進入職場時,在一間小型貿易公司當業務。一進去沒多久,就像一匹黑馬一樣,在公司裡創造了不菲的成績,連資深業務都不是我的對手。沒多久,我跳槽到一家規模較大的外商公司,也順利當上了管理職。
持續十年,接二連三的進展讓我建立了極大的自信。也讓我產生了這一趨勢將永遠持續的妄想。
無法預料才叫意外
然而,變化總是來的促不及防。數年前,公司經歷了一場併購,我所屬的整個部門被整併到一家新的公司。在新公司裡,我突然發現自己過去累積的經驗與專業,與新公司的主要方向格格不入。一瞬間,我從一個可以關鍵的要角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龍套,隨著公司整併越完全,我的業務越來越不重要。很快地我就明白,我已被徹底邊緣化,處於隨時可以被割捨的窘境。
更糟的是,我已步入中年。年過四十,有兩個年幼小孩。扶養小孩的開銷加上房貸,使我頓時陷入了一種尷尬狀態。此時對於工作的轉換必須要更加謹慎,考量更多。龐大的生活開銷讓我也不敢裸辭。即使我很明白,在這家公司已經很難再有什麼發展空間。
身邊的年輕同事卻個個精力旺盛,如虎狼一般步步進逼。而我,卻好像站在一個圈子的最外圍,被不斷擠進來的新人慢慢往外推。我彷彿站在突出的懸崖邊,只要再退一步就會跌進萬丈深淵。
起初,我感到迷惘,也很恐慌。四十出頭,說年輕也不年輕;說老,也還好。對於金錢的焦慮固然是有,但最讓人心灰的是那種感到「年紀漸長、體力衰退、職涯希望越來越渺茫」的無力感。
這一切…的確令人難受!
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我突然發現了一件事——
「被邊緣化」這件事,讓我開始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一切。
我想起莊子說過的一句話:
「莫若以明,照之於天。」
如果我們能以更寬廣的視角來看待世界,很多事情就會跟我們原先想像的不一樣,我們也能用更包容、更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它。
被邊緣化這件事情所造成的真的是不好的結果嗎?我會不會用過於狹隘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情呢?
這有點像爬山。
原本我們一直在爬山,目標只有「山頂」,所以我們不斷往上爬、拚命向前。但當你被迫從山腰下來、甚至被擠到山腳,甚至站在遠處重新看這座山時,你會發現,原來這座山旁邊不只還有很多其他的山、還有湖泊、有草原,還有好多以前沒看見的風景。
我突然明白,所謂的「邊緣化」,或許只是給我一個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工作、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生活。
想到這裡,我的心也輕鬆起來了。迷惘與彷徨漸漸消失。
你可能會說,問題還是沒解決啊?你還是不能辭職、有經濟壓力,也沒獲得原本預期的職位與待遇。
沒錯,但我的心態變了。
很多事情,原本就不是我們可以保證得到。年輕的時候,我們拼命追求薪水、職位、成就感、生活品質——但這些目標,並不一定非得靠「升遷」或「高位」才能實現。
當我站在圈子的最外圍看待這一切時,我發現,其實還有很多條不同的路,也能達到相同的目的。
我仍然可以追求好生活,只是走的路不同罷了。我有更多時間照顧健康,做以前沒空做的事。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接受——相同目標可以有不同的路徑來達成。
每一條道路都有它的風景與價值。只要方向正確,多繞一點路、花多一點時間,其實又有什麼關係呢?
想通這點以後,我開始用一種更輕鬆愉快的心情面對現況。
被邊緣化又如何?
公司不把重要任務交給我又怎樣?
正因為不處於業務核心,我反而能更輕鬆地學習,以協助者的方式來參與公司的事務,從旁觀察與吸收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提升自己。這些學到的東西,有一天也會成為我的助力。
剎那間,邊緣化後我看到了海闊天空。
我們並沒有停下來,我們仍在前進,只是步調不同而已。
當我們以這種方式來看待人生中的各種變化,就不會執著於成功的路徑。重要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是否活得自在、有品質。
而這不就是我們努力工作的目的嗎?
因此,當你覺得自己被忽視、被冷落、被推到圈外,不妨換個角度想一想。
也許,那正是上天賜予機會,讓我們用一個更宏觀、更理性、更自由的方式看清這個世界。
當你站在那個獨特的位置時,可以看到許多人都看不到的道路與風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