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開始投資嗎?問錯問題了吧!
為什麼還沒開始?
一個常見的問題:「什麼時候該開始投資?」這問題之所以值得探討,是因為它反映出許多人對「投資」的基本理解還停留在某種模糊的想像。投資的本質就是前瞻。利用自己對於未來的洞見,預先投入資源來獲取更大的回報,這就是投資。理解這點之後就會發現,投資基本上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
其實「投資」的形式很多,從非正式的金融放貸、標會等,到大家所熟知的正式投資管道,如基金、股票、房地產等,都算是投資。其實人只要有閒置的資源,最終都需要投資,因為絕大部分的受薪階級終究會發現,自己一輩子的薪資所得加總起來,其實並無法支持自己夢想中的生活。人一輩子的大概開銷不難估算,只需要一台計算機加上一個安靜的夜晚就可以計算出來。但因為人天生短視(這不全然是缺點),因此很少人可以在人生早期就去意識到並且面對這件事情。許多人應該都跟筆者一樣,等到工作一段時間,結婚生小孩之後,逐漸感到財務壓力與家庭責任之後才願意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因此,當我們問自己什麼時候該開始投資,真正該問的也許是:「為什麼我還沒開始投資?」而不是等著某個「合適的時機」。如同小孩學步一樣,摔倒也不會受太大的傷害。但老人摔倒可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換句話說——開始得越晚,學費越貴;付出的代價也越大。
投資不會影響本業
有一些人擔心:「年輕時就開始投資,會不會分心,反而耽誤了本業?」我認為會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對於「投資」的認識不夠深入。
如前面提到投資的策略很多,並不是每一種策略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舉個例子來說,買市場指數型ETF就是一種不太需要花時間研究的投資策略。當然也有某些投資策略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研究,每個人可以視自身的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對非財經專業人士來說,投資不該取代本業,而應該與本業互相搭配。
況且,我們也不妨誠實面對自己:那些不投資的人,真的有把所有下班後的時間拿去精進專業嗎?還是只是滑手機、追劇、逛網拍?如果我們總要「等一切準備好再開始」,那麼這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閱讀還可以賺錢,不好嗎?
那麼,既然現在就是最好的開始時機,我該怎麼開始呢?
學習投資的管道很多,但若要我來說,最經濟、有效且適合忙碌上班族的方法就是「閱讀」。而且要閱讀經過時間驗證的「經典書籍」。這些內容都是濃縮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的投資理論,去蕪存菁而來。而且不管哪種投資策略,方法縱使有所不同,但牽涉的本質與核心概念其實都有相通的,也都有相關的經典書籍可以研讀,非常方便。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的同時也要開始實際投資。哪怕只是買一點零股都可以。這件事情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投資本身除了涉及個人的專業知識之外,還牽涉到了個性、心理素質與對市場氛圍的敏銳度。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其他部分大多仰賴經驗累積,而且對於投資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也因為投資涉及了人的心理層面與個性,導致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投資哲學。閱讀提供了建構自我投資哲學的知識架構與邏輯,而透過將理論應用在實作所得到的回饋,會逐漸將自己的投資哲學打磨成最適合自己的狀態,最終趨於成熟。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閱讀經典書籍來吸收正統且正確的投資知識。至於網路資料、影片因為有即時更新的特性,因此適合用來吸收新知與新聞,藉此與投資書籍中的內容互相彌補。
投資?立刻開始馬上!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你還在問「我什麼時候該開始投資?」那麼,答案永遠只有一個:現在,立刻開始。但切記要按部就班,從基礎學習並且透過實作來累積知識,而不要過於心急導致誤入歧途,反而浪費時間。
留言
張貼留言